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 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蔡元培大力倡导,“以()代宗教”,其理论依据在于,在塑造人类灵魂的问题上,艺术具有不可替代性
A.德育
B.智有
C.体育
D.美育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体现了()与艺术创作的密切关系。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性
C.灵感思维
D.意象思维
3.电影的第一次重大变是无声到有声,代表作品是1927年的美国彩片()
B.《泰坦尼克号》
A.《爵士歌王》
C.《阿凡达》
D.《指环王》
4.各个类望的艺术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联系与普遍的融通,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之同也存在着()的说法。
A.诗乐同源
B.书画同源
C.书乐同源
D.诗画同源
5.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等文作中的,依靠文字语言为媒介所塑造的形象是0
A.文学形象
B.听觉形象
C.视觉形象
D.触觉形象
6、中国书画讲究虚实结合,注重留白对于画面意境的渲染,如南宋()的《寒江独钓图》
运用大片空白,突出“寒”“独”。
A.罗中立
B.徐悲鸿
C.杜尚
D.马远
7、在全部的艺术活动中,()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具大众性的艺术活动。
A.艺术鉴赏
B.艺术批评
C.艺术品交易
D.艺术理论研究
8.文创产业是从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出的新型产业,它的核心是()和产业经济的结合。
A.生产力
B.创造力
C.消费力
D.劳动
9.节奏缓慢,沉重的音乐作品,会传达听众忧郁悲伤的情绪,如柴可夫斯基的()。
A.《窦娥冤》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悲怆交响曲》
D.《二泉映月》10.《哈姆雷特》是杰出的戏剧家()创作的四大悲剧之
A.汤显祖
B.莎士比亚
C.关汉卿
D.王实甫
11.中国()艺术运用了唱、念、做、打,这一套程式。
A.戏曲
B.电影
C.电视
D舞蹈
12.印象派画家()《日出印象》《草垛》。
A.齐白石
B.莫奈
C.米开朗琪罗
D.顾恺之
13.唐三彩属于()艺术。
A.纺织
B.园林
C.建筑
D.工艺美术
14.清代画家0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是对普遍艺术创作规律的精到总结。
A.阎立本
B.张大千
C.石涛
D.苏轼
15.美术的静态,必然带来瞬间性的特点,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家莱辛在其著作《拉奥孔》中,以古希腊群雕()为例证(这个作品就是选取了巨蛇缠住拉奥孔父子三人时,受难者濒临死亡前最后挣扎那一瞬间)所指出的:美术所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
A.《最后的晚餐》
B.《思想者》
C.《泉》
D.《拉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