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客服 加微信
找信息 找资料
找试题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练习 > 每日一练 > 2024年陕西专升本语文必考篇目:《李将军列传(节选)》考点解析
2024年陕西专升本语文必考篇目:《李将军列传(节选)》考点解析
陕西省专升本 2023-08-25 00:00:00

陕西专升本每日一练

一、识记

1.《史记》的作者及其体例。

作者:司马迁。体例:纪传体。

2.本文的文体类型。

文体:人物传记。

3.本文所记叙的四个战例。

战例: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出击匈奴之战。

二、理解

1.李广悲剧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统治者刻薄寡恩,赏罚不公;李广自身性格缺陷。2.作者为李广立传的动机。

动机:赞扬李广;李广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对自身的感慨。

3.文末作者赞语的具体含义。

具体含义:比喻李广虽不善于言辞,但其忠诚的品性深入民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百姓与士 兵的爱戴,说明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三、简单应用

1. 简析李广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廉洁轻财,有勇有谋,爱护士卒,忠实诚信,负能使气

2. 简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式。

思想感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的遭遇和结局的同情

表达方式:

1.文章围绕着写作意图,选择了四个经典战例,凸显李广屡立奇功与屡受委屈的矛盾,展示其人其事之不同寻常。

2.善于特征的细节描写(中石设镞)刻画李广的独特个性 。

3.多处运用对比手法,以射雕者,程不识,李蔡等人来映衬烘托李广,形成强烈的反差。

词语解释

受:通“授”,传授。

良家子:清白人家的子弟。

用:因为。

尝从行:曾经跟随皇帝出行。

折关:破关

徙:迁调。

显:显扬。

以:因为,由于。

还:还朝。

数:多次,屡次。亡之:失去他,指在战斗中死亡。

勒:约束指挥。

习:训练,操练。

兵:军队。

射雕者:指匈奴人中善射的人。

陈:通“阵”,这里指布置阵地。

所:许,左右。

即:假如。

弗从:没有办法跟从接应。

故:从前。屯:驻扎

就:靠拢。善水草:水草好的地方。

卒:同“猝”,突然。

无以:无所以,无法。

禁:阻挡。

佚乐:同“逸乐”。

苦程不识:以跟从程不识为苦。

苦:意动用法。

谨于文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领属:隶属于。

暂腾:突然跳起。

因:顺势。

因:于是。

塞:边关。

行取:一边走一边拿起。

当:判决。

何乃:何况是。

居无何:过了不久。

中石没镞(zú):射中了石头,整个箭头都射入石内。没,陷入。

竟:终于。

长:指身材高大。

猿臂:指两臂像猿臂那样长而灵活。

竟死:直到死。

乏绝之处:指粮食,水草缺乏断绝的时候。

用此:因此。

中首虏率:斩敌人的首级和俘虏的数量符合标准。中,符合。率,标准。

可:大约。

贯:从中间穿过。

易与:容易对付。

圜陈:圆形的阵势。

圜:通“圆”。

外向:面向外。

裨将:副将。

益解:逐渐松弛。解:通“懈”。

意气自如:神色气概和平时一样。

罢(pí):通“疲”。

军功自如:功与罚相当。如,当。

燕语:私下闲谈。

相:指面相,骨相。不当侯:不应当封侯。

且固命也:还是命中注定的呢?且:或者,还是。

自念:自己想一想。

自请行:自己主动请求随军出征。

出东道:从东路出兵

少:稍微。回远:迂回而路远。

不屯行:不利于行军中长时间驻扎,势必要急行军。

结发:束发。指成年。古人成年时方可束发戴冠。

阴受上戒:暗中得到武帝的告诫。

数奇:命运不好。数:命运的定数。奇:古代占法以偶为吉,以奇为凶。

不得所欲:指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

固:坚决。自辞:指要求辞去合并于右将军的任命。

诣:往。部:指右将军军部。如书:按照文书执行。

谢:辞别。

就部:指回到自己的军部。

亡导:没有向导。或:通“惑”,迷惑。失道:走错道路。南绝幕:横渡沙漠南归。绝:横渡。幕:通“漠”沙漠。

糒(bèi):干粮。醪:酒。遗:赠送。

接:接战。

岂非天哉: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刀笔之吏:指掌管文书法令的官吏。

引刀:抽刀。

无:无论。垂涕:流泪。

文学常识考点

基本信息:司马迁,字字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太史公。

作品内容:《史记》共130篇,分为12本纪(帝王世家)、30世家(各诸侯及诸侯国)、70列传( 重要 人物 )、 10表 (大事 年表 )、 8书 (各种 典章 制度 )。

称号评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第一部正史。

展开全文
升学类型:
  • 统招专升本
  • 自考本科
  • 成人本科
  • 更多方式
您的身份:
所在地区:

传爱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 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距考试还剩 0 0 0
  • 企业微信
  • 小程序
  • 微信公众号
  • 二维码1
    扫一扫添加企微老师 解答专升本疑问
    二维码1
    扫一扫,添加小程序 了解更多专升本资讯
    二维码1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专升本资讯